□湖北省蔬菜办公室 杨蓓
□长阳高山蔬菜研究所 李鹏程
传说清朝年间一位朝廷官员骑马南下,途经宜昌市长阳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见此地山峦叠嶂、杂草丛生,便下马造访一农户,询问生产和生活情况,该农户连连摇头说此地多长杂草却没有粮食作物生长,于是官员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小米拿出来交给农户种植,农户按照其方法种植,当年就收获了小米(黍子),黍子岭村由此而得名。长阳新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位于此黍子岭村,于2017年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入社成员64人。合作社在省、市各级蔬菜生产管理单位和长阳高山蔬菜研究所指导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00余亩,主要种植大白菜、白萝卜、甜玉米、辣椒等品种,年生产销售蔬菜达2000多吨。
抱团发展 拓宽市场
黍子岭村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村,平均海拨1600米,因海拨高、气候寒冷、科技不发达,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长阳新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120多家农户种植蔬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建设蔬菜产业基地,每年带动农户每亩增收300多元。
随着高山蔬菜种植的发展,恩施、巴东、建始、五峰等县市也逐步大规模的种植高山蔬菜,使得高山蔬菜所面临的市场销售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开拓市场打开产品销路,合作社负责人向红春与几位合作社骨干成员协商,发挥合作社成员的特长,帮助农户拓展市场销路。在合作社64个成员中,有的会卖菜,有的会跑运输,有的能把握市场信息,有的懂种植技术,每个成员都各有一手看家本领,分别把技术传给农户,把信息引进来,把产品销售出去,周围农户在合作社带领下都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把子女培养上了大学,有的把旧房子拆了改建成楼房,有的还在县城买了新房,实现了一户两居,还有的把摩托车换成了皮卡车、轿车,在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见停放着的轿车。开着车种地,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创新创业 打造品牌
长阳新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为导向,以带领农户增收致富为目的,一方面拓展蔬菜种植基地,带领农户共同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创新种植技术模式,促进农户增收;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市有关科技部门和管理单位紧密联系,以求技术指导,并积极配合省农科院经作所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病虫害防控试验和县级有关项目的实施。先后承担了省农科院经作所白萝卜抗根肿病试验及新品种比较筛选试验,中油所油菜抗根肿病筛选试验,花萝卜、水果萝卜新品种引进试验,省农业农村厅高山蔬菜高效菜园、仓储冷链保鲜等项目建设。这些试验示范,为高山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将合作社从传统种植模式引向了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长阳新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省蔬菜办公室“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帮扶主体,在省蔬菜办公室的指导下,扎实开展高效菜园建设,示范推广蔬菜“三减三增”提质增效技术,取得良好效益。下一步,合作社将以高效菜园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及栽培模式,科学实施化肥及化学农药减量,示范推广轻简机械化及菜园清洁技术,推进品牌创建及产业链发展。力争让长阳高山蔬菜品牌叫响全国,使高山蔬菜成为高山人民致富的“金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