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及化学农药过量施用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蔬菜品质,还产生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引领产业发展,按照“稳量优品添绿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蔬菜“三增三减”健康栽培技术。即通过优选品种、推广高品质栽培、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农机农艺融合、产地初加工等技术集成与应用,改变对化肥及化学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生产方式,达到减肥减药减工及增产增效增收目的,既能提升蔬菜产量与质量安全水平,又能促进节本增效及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要点 1.优选品种。选用适合我省露地、设施等生产的抗病抗逆蔬菜新品种。 2.高品质栽培。(1)合理栽培方式。选用穴盘苗、水育苗定植,合理定植密度,开沟起垄等;(2)克服土壤连作障碍。采取底肥增施功能微生物和有机肥,结合间作、轮作等栽培技术措施有效克服蔬菜连作障碍;(3)优化田间管理。通过春提早、夏遮阳、秋延后,以及增施有机肥,控制病虫害产生及蔓延条件等栽培技术措施,提供蔬菜健康生长的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出外观佳、风味好、农药残留少的产品,提高蔬菜的品质和效益。 3.化肥减量增效。(1)实施精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蔬菜类型、菜地肥力合理制定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实现平衡配方施肥;(2)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用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模式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3)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通过喷滴灌方式一体化解决灌水、施肥、施药的问题。 4.农药减量控害。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综合运用生态、农业、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安全应用化学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的目标。 5.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技术,推动机械耕整、施肥、施药,试验示范机械播种、移栽、采收,发展农机社会化配套服务,提高蔬菜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6.产地初加工技术。示范推广蔬菜商品化处理和净菜加工技术。经挑选、修整、清洗、控水、包装及冷藏等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蔬菜商品性良好,延长货架期。 (三)适宜区域。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武汉市蔡甸区10万亩;咸宁市嘉鱼县20万亩;襄阳市枣阳市10万亩;黄冈市麻城市10万亩;荆门市东宝区10万亩;天门市10万亩;宜昌市当阳市10万亩;孝感市汉川市15万亩、云梦县10万亩;荆州市石首市10万亩;十堰市郧西县5万亩。合计推广面积120万亩以上。效益目标:推广基地蔬菜生产减少化肥用量1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蔬菜平均增产3%左右,每亩实现节本增收200元以上。 (四)注意事项。结合基地生产情况选用相应的技术要点。 (五)技术依托单位 1.湖北省蔬菜办公室 联系人:杨蓓 联系电话:027-87667935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袁伟玲 联系电话:18071537186 |